“上門開鎖”的規范和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。我市開鎖行業的管理狀況如何,是否存在類似隱患?為一探究竟,記者日前專門進行了一次采訪。
“額外”的服務業
走在市區的小街小巷,不時可以發現配鑰匙的小店鋪,各種“配鑰匙”、“開鎖”的字樣寫滿鋪面,部分還在顯眼位置寫上“開鎖大王”、“上門開鎖”,吸引過往行人的眼球。根據有關規定,從事鎖具開啟工作的人員應該去當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,并去公安局登記備案,而記者在走訪市內部分提供上門開鎖服務的店鋪時,發現大都沒有懸掛營業執照,有少部分還是推著三輪車的流動攤點。據了解,有關部門所審批的“鎖具開啟”從業范圍只限于修鎖、配鑰匙,并非開鎖,但在各種修、配鑰匙的店鋪里往往也同時提供上門開鎖的“額外”服務。
松嚴不一的“上門”把關者
這些“開鎖大王”在什么情況下會給別人上門開鎖?是不是呼之則來?記者假裝要請人幫忙開鎖,對市內部分提供上門開鎖服務的“鎖王”進行了考察。
在東區庫沖大街,記者找到了一間配鎖店的陳師傅。記者稱自己在竹苑的房子掉了鑰匙,請其幫忙上門開鎖。“20塊錢一把,幾分鐘就能幫你搞掂。”一開始,這位陳師傅并沒有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明,但當記者問需不需要辦理什么手續時,他說:“我不需要你到派出所出證明,但得證明房子是你的。”記者問怎樣才能證明。“房子是你自己的還是租別人的?”當得知是租的后,陳師傅說,只要讓房東確認就行。記者又稱房東已經出差,不在中山,沒辦法通過房東確認。“你能說出房間里什么地方有什么東西,等開了鎖后確認是這樣,也可以作為一個證明。”陳師傅說,聽記者口音是外地人,更不能隨便幫忙開鎖,不然出了問題自己就成了幫兇。
隨后,記者又來到了松苑路一家配鎖店。這一次記者稱是自己的房子,請這里的師傅幫忙上門開鎖。同樣,在記者主動提出要不要什么證明后,這位師傅才表示,最好有鄰居或者物業管理人員在場證明。記者隨后還找了位于孫文東路等路段的7家配鎖店,不過,在記者沒有詢問需要什么證明的情況下,他們都沒有主動要求記者出示有關證明。
規范管理亟待加強
目前我市的開鎖業還缺乏有效管理,更多的是靠開鎖人自律。不過,到了上門開鎖的時候,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,在缺乏有關部門監督和規范管理的情況下,難免不會有少部分人“認錢不認人”,一時“忘”了這些口頭上的承諾。“開鎖大王”上門開鎖雖然能幫助解決一些人的眼前困難,但無序經營見鎖就開,無規范管理人請即來,這樣做會不利于社會安定,蘊藏著危及家庭安全的隱患。開鎖服務作為特種行業,有關部門應對其管理進行規范。首先,它應該合法,應有相關部門出具的資質證明。其次,開鎖服務作為一個敏感行業,應盡可能制定出讓群眾放心的服務規范,開鎖時最好要求居委會負責人、鄰居或派出所民警在場。“開鎖大王”之類的服務行業,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。